本文用54只正常猕猴按齿序分组研究了精巢的发育状况,结果如下: 1.个体发育年龄在第Ⅰ组和第Ⅱ组的所有动物,毫无例外地都没有表现出性细胞的发育——精细管内只有大量的生殖上皮细胞和少量的性原细胞。 2.第Ⅲ组有两种情况:其一,本组初期的6只动物,其精细管内细胞成分仍然和第Ⅰ、Ⅱ组的相似;其二,本组中后期的6只动物其精细管的直径增大,精细管内的生殖上皮细胞已分化,精原细胞数量剧增,有了支持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其中仅1只动物还没有精母细胞),支持细胞核基位;甚至其中1只动物的个别精细管内已有了少数精子,这说明精子发生的首要特征在本组后期的1只动物上已开始出现。 3.第Ⅳ组的11只动物中,除了1只动物的精细管内尚未出现精子外,其余10只动物都有了精子发生的各级成分,有了数量不等的精子。 因此,若以齿序为标准来划分雄性猕猴的性成熟阶段,则结果表明,第Ⅳ组初期(即第三臼齿刚出齐后的时期)的绝大多数个体都达到了性成熟的时期,精细管内有了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