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

被引:17
作者
董兆雄 [1 ,2 ]
姚泾利 [3 ]
孙六一 [3 ]
包洪平 [3 ]
王红伟 [3 ]
何江 [2 ]
范鹏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早奥陶世马家沟期; 碳酸盐台地; 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层、沉积岩组合及古地貌特征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早奥陶世马家沟期为3个沉积单元区,即:北东部区为白云岩-蒸发盐组合;南部区为白云岩-少量蒸发盐组合;西部区以石灰岩为主。相应地北东部区以发育台内盆地-盆缘坪为主;南部区发育洼地-台坪-台地边缘-海槽;西部区则发育台地边缘-海槽。野外剖面与钻井岩心观测以及区域资料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大致在洛南瓦窑沟—西安—宝鸡一带。马家沟期研究区沉积模式总体上为:横向上"西槽、南洼、东坪、北盆",纵向上"咸-淡交替";灰岩-白云岩-蒸发岩横向上呈带状展布,纵向上则为不等厚交替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1327 / 1335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