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分支断裂——阿万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26
作者
李陈侠 [1 ,2 ]
袁道阳 [1 ]
杨虎 [3 ]
徐锡伟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 陕西省地震局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阿万仓断裂; 活动特征; 滑动速率; 古地震; 地表破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文中从几何结构特征、断裂长期滑动速率和古地震复发特征3个方面对阿万仓断裂进行了研究。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1)阿万仓断裂作为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段)的分支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一样也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性质为左旋走滑兼逆断,总长约200km。西北段由2条总体走向310°,相距约16km近平行的次级断层组成,向SE方向合为1条断裂。2)在阿万仓断裂上发现大约15km长的古地震地表破裂带,表现为断层陡坎、断塞塘、地裂缝、断层沟槽等典型断错微地貌现象。3)经航、卫片解译,野外现场调查,断错地貌测量和样品测试,得到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左旋水平滑动速率为3mm/a,垂直滑动速率约0.07mm/a。4)通过对断错最新地貌面的测年和探槽剖面分析,认为阿万仓断裂带存在4次古地震事件,属原地复发型,最新1次事件是在(850±30)a BP以后发生的。5)阿万仓断裂左旋滑动速率与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递减的滑动速率量值相当,它的存在和发现可以很好地解释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段)滑动速率递减的特征。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中东段滑动速率逐渐递减,与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中东段帚状散开的几何结构有关,其中的阿万仓断裂是东昆仑断裂带东延过程中的重要分支断裂,吸收了东昆仑断裂带东延的应变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6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2014年于田Ms7.3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其发震构造 [J].
李海兵 ;
潘家伟 ;
孙知明 ;
刘栋梁 ;
张佳佳 ;
李成龙 ;
刘亢 ;
CHEVALIER MarieLuce ;
云锟 ;
龚正 .
地质学报, 2015, 89 (01) :180-194
[2]   东昆仑断裂带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军龙 ;
任金卫 ;
陈长云 ;
付俊东 ;
杨攀新 ;
熊仁伟 ;
胡朝忠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4) :654-667
[3]   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及其与汶川地震关系讨论 [J].
徐锡伟 ;
陈桂华 ;
于贵华 ;
程佳 ;
谭锡斌 ;
朱艾斓 ;
闻学泽 .
地学前缘, 2013, 20 (03) :11-20
[4]   2010年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带典型破裂样式及其构造意义 [J].
孙鑫喆 ;
徐锡伟 ;
陈立春 ;
谭锡斌 ;
于贵华 ;
李智敏 ;
苏桂武 ;
王继 ;
张晓清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1) :155-170
[5]   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地震破裂分段性与走滑运动分解作用 [J].
李陈侠 ;
徐锡伟 ;
闻学泽 ;
郑荣章 ;
陈桂华 ;
杨虎 ;
安艳芬 ;
高翔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9) :1295-1310
[6]   2008年于田MS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 [J].
徐锡伟 ;
谭锡斌 ;
吴国栋 ;
陈建波 ;
沈军 ;
方伟 ;
宋和平 .
地震地质, 2011, 33 (02) :462-471
[7]   巴颜喀拉块体北和东边界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与2008年汶川地震 [J].
闻学泽 ;
杜方 ;
张培震 ;
龙锋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3) :706-716
[8]   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 [J].
陈立春 ;
王虎 ;
冉勇康 ;
孙鑫喆 ;
苏桂武 ;
王继 ;
谭锡斌 ;
李智敏 ;
张晓清 .
科学通报, 2010, 55 (13) :1200-1205
[9]   青藏高原大型走滑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附视频 [J].
付碧宏 ;
时丕龙 ;
贾营营 .
地质科学, 2009, (04) :1343-1363
[10]   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沁—玛曲段几何结构特征 [J].
李陈侠 ;
徐锡伟 ;
闻学泽 ;
郑荣章 ;
陈桂华 .
地震地质, 2009, 31 (03) :44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