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梭条花叶病抗性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3
作者
张清平
王秀娥
王耀南
赵彦
王海燕
王苏玲
陈佩度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遗传; SS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3个抗梭条花叶病的小麦品种“仪宁小麦”、“徐87633”和“西风”为抗病亲本、以感病品种“镇9523”为感病亲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对4个亲本及其杂种后代(F1及F2代)单株的田间抗病鉴定表明,3个抗病亲本的抗性均由核基因控制,为显性遗传方式。“仪宁小麦”和“西风”的抗性受两对表现互补效应的显性基因控制;“徐87633”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选取涉及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266对SSR引物在“仪宁小麦”和“镇9523”间进行筛选,其中108对引物在两亲本间表现多态。根据“仪宁小麦”ד镇9523”F2代单株的田间抗病鉴定结果,采用BSA的方法,将已初筛的108对引物在抗、感池间进行扩增,发现引物Xgwm261在抗、感池间表现多态,表明该引物与“仪宁小麦”的抗病基因连锁,并将该抗病位点初步定位于2DS上。用该标记对F2代224个单株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结果,采用Mapmaker3.0软件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显示,该标记与抗病位点间的遗传距离为22.9cM。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品种的田间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初报 [J].
岳绪国 ;
景德道 ;
陈爱大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3) :22-25
[2]   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J].
程兆榜 ;
侯庆树 ;
周益军 ;
范永坚 ;
陈忠明 .
作物学报, 2000, (03) :359-364
[3]   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源宁麦9号的抗性遗传及利用策略 [J].
姚金保 ;
杨学明 ;
姚国才 ;
王俊农 ;
黄胜东 ;
钱存鸣 ;
周朝飞 .
麦类作物学报, 1999, (05) :28-29
[4]   江苏省小麦土传病毒病的研究 Ⅲ.小麦梭条花叶病综合防治技术及其依据 [J].
侯庆树 ;
周益军 ;
韩红 ;
李志正 ;
王令坤 ;
方南春 ;
孙立洲 ;
虞成龙 ;
张剑玲 .
江苏农业学报, 1990, (04)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