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半导体照明的光学

被引:20
作者
罗毅 [1 ,2 ]
冯泽心 [1 ]
韩彦军 [1 ]
李洪涛 [1 ]
钱可元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半导体照明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光学设计; 非成像光学; 极限流明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312.8 [];
学科分类号
0803 ;
摘要
以发光二极管(LED)为核心的半导体照明光源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三代照明光源。通常基于蓝光LED抽运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的方案,因荧光粉的斯托克斯位移和宽光谱,其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发光效率上升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另外,传统封装LED因其朗伯型发光分布和超高亮度会造成严重的眩光以及光分布难以满足照明应用要求从而导致光污染、光浪费,导致传统封装LED不能直接应用于通用照明领域。基于色度学原理,研究了半导体照明的极限流明效率,结果表明,基于红、绿、蓝三基色合成白光的方案,优化后在整个半导体照明白光区域显色指数Ra大于80,其极限流明效率可达430 lm/W,远远大于通常的蓝光LED与黄色荧光粉合成白光的方案。总结了在光学系统设计方面的系列成果:为使LED的配光满足应用要求,提出了基于分离变量的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理论以及为消除因光源的扩展性和法向矢量误差带来的照度分布偏移理想情况而引入的多种反馈迭代策略;面向道路照明,提出了按亮度设计自由曲面配光系统的方法,在保证照明参数满足标准的前提下,获得可实现最大的亮度/照度比的自由曲面光学系统;面向室内照明,利用非成像光学设计具有一体化微透镜结构的散光板,将类似于点光源的LED阵列转化为均匀柔和发光的面光源,大大降低了眩光,并引入模块化方案降低维修成本;面向特种照明,提出了由多个光学曲面构成的照度均匀的准直光学系统结构以及航标灯光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一种航标灯单元及其应用[P]. 罗毅;钱可元;王霖.中国专利:CN101078494A,2007-11-28
[2]  
一种三维光学透镜的设计方法及透镜[P]. 罗毅;钱可元;王霖;韩彦军.中国专利:CN100495113C,2007-03-14
[3]  
新型准直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P].罗毅;钱可元;胡飞..2005,
[4]   基于由照射目标向光源映射和微带表面构型的分离变量三维自由曲面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J].
韩彦军 ;
张贤鹏 ;
冯泽心 ;
钱可元 ;
李洪涛 ;
罗毅 ;
李旭亮 ;
黄冠志 ;
祝炳忠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0, 5 (01) :35-40
[5]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Electric Lamps-Specifications forthe Chromaticity of Solid State Lighting Products...ANSI;C78.37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