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断——相关方法原理与实例应用

被引:26
作者
黄斌
方超
汪栋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因果推断; 教育研究; 准实验; 异质性残值; 内部有效性;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4.001
中图分类号
G40-03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近二十年来,因果关系推断方法快速发展成熟,并逐渐占据微观计量方法领域的主流地位。本文首先对因果关系推断方法兴起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其次,探讨了判定因果关系需满足的三个条件,对在实验数据和非实验(观测)数据条件下进行因果判定的主要困难,以及观测数据研究中异质性残值的产生原因与构成进行了剖析;其三,借助小班化教学与"新机制"改革效果评价的实际案例,依次阐述了断点回归、工具变量、倾向得分结合倍差等准实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过程;最后,对准实验研究所面临的内部有效性质疑进行了回应,强调对选用方法背后隐含假设进行稳健性检验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134 +13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回顾与展望 [J].
黄斌 ;
汪栋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55 (04) :154-161
[2]   中国农村地区教育与个人收入——基于三省六县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黄斌 ;
钟晓琳 .
教育研究, 2012, 33 (03) :18-26
[3]  
The Scientific Model of Causality[J] . James J.Heckman.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 2006 (1)
[4]  
Reporting errors, ability heterogeneity, and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China[J] . HaizhengLi,YiLuo.Pacific Economic Review . 2004 (3)
[5]  
Remedial Educ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 Regression-Discontinuity Analysis[J] . Brian A. Jacob,Lars Lefgre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4 (1)
[6]  
Chapter 30 The causal effect of education on earnings[J] . David Card.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