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北郊一次霾过程中气溶胶理化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8
作者
沈艳 [1 ]
张泽锋 [1 ]
李艳伟 [1 ]
秦鑫 [2 ]
缪青 [1 ]
徐彬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单颗粒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 霾; 混合状态; 单颗粒; 南京;
D O I
10.13671/j.hjkxxb.2015.0805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本研究利用单颗粒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SPAMS)、宽范围粒径谱仪(WPS)并结合气象数据对南京北郊一次霾过程中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风向变化导致的气溶胶来源变化是大气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低大气能见度出现在西北气团控制期间,其次是偏东气团和北西北气团.不同方向上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分布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来自西北气团的气溶胶粒子,有最大的表面积浓度,尤其是0.5~1μm粒径范围内的气溶胶粒子浓度最大;而北西北气团的气溶胶粒子主要集中在核模态和粗模态.不同气团中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组成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K-nitrate、Ammonium、C3、Metal主要来自西北气团的贡献、其次为偏东气团贡献,K-Biomass、K-OC、EC、ECOC在3类气团中均有浓度贡献,其中K-OC、EC、ECOC、Dust在北西北气团所占比例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314 / 23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