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特征对专科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刘翠
王玲
伍媛媛
机构
[1] 合肥市滨湖医院急诊外科-微创外科
[2] 皖南医学院
关键词
护生; 专科;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人口学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4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1011 ; 040102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口学特征对专科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为开展护生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收集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于2014年3月—2014年5月调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护生436名。结果专科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76.61±13.49)分,各维度条目平均分以自我实现最高,其次是职业安全、均衡饮食、人际关系,运动保健得分最低;居住形式、父母是否离异、母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的专科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父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在"自我实现"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居住形式在"职业安全"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户口所在地、居住形式、母亲文化程度在"运动保健""均衡饮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是否离异、居住形式在"人际关系"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体水平较低,不同居住形式、父母是否离异、母亲职业是影响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因素,带教老师应针对此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885 / 18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童年早期心理创伤对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 [J].
张劲松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 (06) :561-563+569
[2]   荆门市城区中年人健康促进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陈碧荣 ;
齐玉梅 .
护理研究, 2014, 28 (13) :1580-1582
[3]   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研究的文献分析 [J].
杨春静 ;
付伟 .
护理学杂志, 2013, 28 (09) :86-88
[4]   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 [J].
孟强 ;
谭晓华 ;
刘乐 ;
兰满 ;
杨磊 .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 (01) :128-130
[5]   临床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J].
谢海艳 ;
唐稳 ;
吴艳平 .
护理研究, 2011, 25 (07) :601-603
[6]   护理本科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调查与分析 [J].
金晓燕 ;
韩启飞 ;
周子琦 .
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08) :562-564
[7]   生活方式与慢性病关系现况研究 [J].
常改 ;
李静 ;
潘怡 ;
郑文龙 ;
江国虹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8, 16 (06) :555-557
[8]   临床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J].
洪静芳 ;
李峥 .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02) :103-107
[9]  
父亲教育观念及其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D].王绍竹.鲁东大学.2015, 07
[10]  
医学本科生学校适应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王旭美.蚌埠医学院.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