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否氏细胞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23
作者
范建高
钟岚
王国良
巫协宁
李明升
靖大道
张丕利
机构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炎; 酒精性; 枯否氏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3 [免疫病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 探讨枯否氏细胞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正常组(9只),分别予高脂肪饮食和标准饮食饲养12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和溶菌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枯否氏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结果 模型组大鼠均出现肥胖、高脂血症伴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小叶内抽否氏细胞数显著增加,并呈活化状态;模型组枯否氏细胞变化与其肝病理学改变相一致。结论 高脂饮食大鼠肝脏枯否氏细胞增多,并可能与其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游离脂肪酸在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J].
徐正婕 ;
范建高 ;
王国良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2) :127-128
[2]   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附视频 [J].
钟岚 ;
范建高 .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9, (03) :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