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7
作者
董国祥
赵军
栾景源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
关键词
血管疾病; 交感神经阻断术,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4 [周围血管];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总结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CLS)的临床效果。方法按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方法穿刺 2针后 ,经X线拍片定位证实穿刺针尖位于腰 2、3椎体前外侧后 ,分别注射 6 7%石碳酸(或无水酒精 ) 3~ 4ml后拔出穿刺针。结果 10年来共施行CLS 36例。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例 ,雷诺病 4例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2 1例 ,多发性大动脉炎 1例。其中 16例平均踝肱指数 0 47。CLS后疼痛缓解者 2 9例 (81% ) ,患肢转暖者 2 7例 (75 % )。CLS术后踝肱比 0~ 1 3,平均 0 5 8,CLS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CLS后下肢神经痛 3例 (8% )。随访 32例 ,随访时间 3个月至 9年 ,在随访的患者中 ,CLS后有效的 2 6例中 ,2 4例仍维持CLS时的效果 ,2例加重而截肢。结论CLS是一种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对于不可能采用其它方法治疗或治疗后效果不好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均可采用CLS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灭活后苯酚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变化 [J].
栾景源 ;
董国祥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8, (04) :95-95
[2]  
Assessment of chemical lumbar sympathectomy in critical limb ischaemia using thermal imaging[J] . D. Greenstein,T. F. Brown,R. C. Kest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Computing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