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中、晚泥盆世微生物碳酸盐沉积、礁和丘及层序地层、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意义

被引:12
作者
沈建伟
毛家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重点实验室
[2] 贵州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沉积; 层序地层; 古环境; 古气候; 晚泥盆世; 桂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钙质碳酸盐的微生物沉淀作用从太古代开始一直在碳酸盐台地的发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碳酸盐在重大的环境变化中(包括台地环境的海侵事件和生物绝灭后的复苏阶段)是碳酸盐沉积体的重要贡献者;在层序地层不同体系域中有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碳酸盐沉积.桂林晚泥盆世法门期碳酸盐台地中的生物礁和丘完全由微生物和胶结物形成,代表了弗拉-法门期生物事件后骨骼后生生物完全缺失的礁生态系中微生物为主的、独特的生物礁类型;它们与特定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有关,可以用作研究环境变化和生物事件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27 / 6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A late-devonian (Famennian) Renalcis-Epiphyton reef at Zhaijiang, Guilin, South China[J] . Shen Jian-wei,Yu Chang-min,Bao Hui-min.Facies . 1997 (1)
[2]  
The history of Devonian-Carboniferous reef communities: Extinctions, effects, recovery[J] . J. A. Fagerstrom.Facies . 1994 (1)
[3]  
Nutrient-limited productivity of calcareous versus fleshy macroalgae in a eutrophic, carbonate-rich 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J] . O. Delgado,B. E. Lapointe.Coral Reefs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