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5
作者
尹枝瑞
机构
[1] 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
关键词
叶面积系数; 透光率; 氮素化肥; 叶面积指数; 透光度; 耐密性; 吐丝期; 高产栽培技术; 适宜密度; 单株; 产量构成要素; 施用时期; 品种间; 子粒; 百粒重; 产量潜力; 生物产量; 双穗率; 玉米; 品种类型;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9.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出苗至成熟127、131、136天3个熟期类型,6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前期生育速度快,吐丝期植株不繁茂。在生育期相同的品种中,也是前期生育速度快的,吐丝期繁茂度差;吐丝前干物质积累速度在品种间差别不大,吐丝到成熟期间,特别是其后段差别较大。后段积累速度快的品种,成熟时全株干物重高;吐丝至成熟期间,子粒重量占全株绝对增重量大的品种,经济系数高;品种间田间透光率差别较大,主要取决于最大叶面积系数及吐丝后的株型特点,而与叶长、宽、茎叶夹角、叶长地面投影值及相邻叶片间距基本无关;品种的耐密性与其田间透光率基本一致;品种间的单株叶面积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幅度也有差别,变化幅度小的以及双穗率较高的品种,较耐密植;品种间的耐密性是不同的,耐密性差的,适宜密度仅为每亩2500株,耐密性强的适宜密度为4000株;不同品种对氮素化肥施用时期的反应不同。根据品种生物学特性制定栽培技术,较“通用”高产栽培技术增产5~10%是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