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保护

被引:1
作者
赵其昆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灵长类学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灵长类; 人类; 眼镜猴; 滇金丝猴; 栖息地; 猴科; 狭鼻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保护灵长类的意义西布莱(C.Sibley)和奥克斯(J.Ahlquist)最近对单考贝脱氧核糖核酸(single-copy DNA)的比较研究揭示,随着灵长类动物进化水平的迁升,这种遗传物质与人类共享的成分也从蜂猴(Nycticebus coucang)和瘦眼镜猴(Loris tardigradus)的75%增加到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的98.5%。一般认为,97%共享是两个种高度同源的指数。进化成分类上的接近,使灵长类动物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和药物试验不可替代的材料;人类认识自己这一重要、但成效也最少的科学活动领域的实质性进展显然有赖于对灵长类动物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20 / 924+962+913 +962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