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莫莉
黄献平
袁肇凯
陈清华
简维雄
胡志希
孙贵香
机构
[1]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
关键词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YTⅡ);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新生;
D O I
10.19378/j.issn.1003-9783.2009.04.006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YT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备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组(YTⅡ组)、养心通脉方原方组(YTⅠ组)、麝香保心丸组(SBW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组)和无药血清组(KX组)各组的含药血清,另外设置空白组,共6组,每组25个鸡胚。复制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从0h、24h、48h、72h和96h共5个时间点,观察YTⅡ及各组对CAM模型鸡胚存活情况、CAM标本形态和CAM新生血管数量的影响。结果分组加药后96h时,bFGF组和YTⅡ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加药72h后各药物组粗大血管及细小分支迅速增多,血管网络清晰,呈叶脉样,放射性生长,加药96h时更明显,尤以bFGF组和YTⅡ组血管生长最为旺盛。加药48h,72h和96h,各药物组与空白组、KX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管新生数呈bFGF组>YTⅡ组>YTⅠ组>SBW组>KX组>空白组的趋势。结论YTⅡ与YTⅠ、SBW、bFGF同样具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且YTⅡ作用与bFGF作用相当,明显优于YTⅠ和SBW。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谦斋医学讲稿.[M].秦伯未 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3]   活血化瘀中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J].
高冬 ;
宋军 ;
胡娟 ;
林久茂 ;
郑良朴 ;
蔡晶 ;
杜建 ;
陈可冀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0) :912-915
[4]   大黄虫丸血浆药理学与血清药理学作用的比较研究 [J].
王东生 ;
陈方平 ;
贺石林 ;
解勤之 ;
付斌 ;
李昕 ;
曹星玉 ;
陈焱 .
血栓与止血学, 2005, (01) :5-8
[5]   改进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无气室孵育法 [J].
贺国安 ;
罗进贤 ;
张添元 ;
陈宏 ;
孙慈煌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26-128
[6]   麝香保心丸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J].
汪姗姗 ;
李勇 ;
范维琥 ;
戴瑞鸿 .
中成药, 2002, (06) :42-45
[7]   养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51例疗效观察附视频 [J].
史学军 ;
闫文浩 ;
刘震 .
中国医刊, 1999, (07) :51-51
[8]   养心通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袁肇凯 ;
周泽泉 ;
范福元 ;
黄献平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8, (01) :18-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