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

被引:5
作者
陈尚胜
机构
[1]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16世纪前; 佛教;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00.04.021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化史];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16世纪以前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在亚欧旧大陆范围内进行的,实现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包括使节、商人、宗教徒、游牧民族、战争等五个方面,其发展进程表现出偶然性、缓慢性、周邻性、在东亚邻国单向性辐射传播、接受以佛教为基本内容的外来文化和华夷观主导性等特点。虽然如此,16世纪以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进程仍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128 +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2]  
宋明思想和中华文明.[M].祝瑞开主编;.学林出版社.1995,
[3]  
西域史地丛稿初编.[M].张广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  
考古学文化论集.[M].苏秉琦主编;.文物出版社.1987,
[5]  
新工具.[M].(英)培根(FrancisBacon)著;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
[6]  
中外关系史译丛第1辑〔C〕..德克·卜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