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以平顶山市为例

被引:1
作者
王世界
吴楠楠
岳伟明
高磊
机构
[1] 平顶山学院
关键词
区域环境承载力; 土地利用; 遥感技术; 平顶山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4 ; 1204 ;
摘要
选取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影像及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对平顶山市2000~2011年各子区环境承载力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平顶山各辖区间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前者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后者。在空间分布上,各评价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除石龙区外均呈增加趋势;在时间分布上,评价单元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大部分土地利用层级有所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在主要子区上均有所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研究 [J].
刘仁志 ;
汪诚文 ;
郝吉明 ;
苏保林 ;
马永亮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 (01) :49-61
[2]   区域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山东省垦利县为例 [J].
刘喜广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25 (06) :57-60+56
[3]   大庆区域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董隽 ;
臧淑英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4) :45-47
[4]   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区域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郑国强 ;
江南 ;
刘兆德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16-19
[5]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模式案例研究 [J].
林彰平 ;
刘湘南 .
生态学杂志, 2002, (06) :15-19
[6]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研究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王长有 .
遥感学报, 2002, (03) :223-228
[7]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8]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
[9]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J].
唐剑武 ;
郭怀成 ;
叶文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7, (01) :8-11
[10]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 [J].
彭再德,杨凯,王云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