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法分析羟基喜树碱对人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张浩波
郁宝铭
王灏
郑民华
陆爱国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大肠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TdT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34 [];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从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在60年代就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用于临床。近年来,又从喜树中分离到比其更具抗痛活性的羟基喜树碱(HCPT),且无论从基础实验研究,抑或从临床应用上均发现HCPT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得知许多抗肿瘤药物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治疗作用的。为了阐明HCPT对大肠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是否同样经历着细胞凋亡的过程,我们选用TdT法进一步分析HCPT对人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997年2月至1997年7月,取我院外科行手术切除的36例大肠癌标本,其中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8±3.96)岁(29~82岁)。大肠痛标本中Dukes A期4例,B期20例,C1期6例,C2期1例,D期5例。Broder分级Ⅰ级1例,Ⅱ级34例,Ⅲ级1例。无菌情况下取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约0.5g,获取单个肿瘤细胞后,向新鲜肿瘤细胞中分别加入羟基喜树碱0.1μg/ml,丹参(SM)6μI,5-FU10μg/ml,将加入药物的细胞置37℃5%C02中培养15h,取出肿瘤细胞采用TdT标记法(DNA断端标记法)检测调亡细胞。结果:36例人大肠肿瘤标本,分别加用不同药物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羟基喜树碱的细胞凋亡率为29.2%,丹参为16.9%,HCPT+SM为38.6%,5-FU则为29 6%。同时对加用5-FU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丹参酮体外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J].
袁淑兰 ;
黄光琦 ;
黄韧敏 ;
宋毅 .
癌症, 1996, (06) :10-11+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