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线虫致病杆菌代谢物拮抗大豆疫霉

被引:19
作者
杨秀芬
杨怀文
简恒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nematophilus);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 种子处理; 抑制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测定嗜线虫致病杆菌 (Xenorhabdusnematophilus)发酵液对大豆疫霉 (Phytophthorasojae )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及萌发的影响 ,采用种子和土壤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发酵液对幼苗发病率的作用。结果表明 :发酵液对大豆疫霉 (Phytophthorasojae)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 0ml/L发酵液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 ,6ml/L发酵液的抑制率仍达 6 8.86 % ;发酵液能强烈抑制大豆疫霉的孢子囊形成 ,10ml/L - 10 0ml/L的发酵液处理孢子囊 8天后的抑制率分别达 97.0 4 %和 99.19% ,5ml/L发酵液仍达到 82 .74 %的抑制率 ;发酵液对孢子囊的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 ,处理后 4 8小时 ,6ml/L - 10 0ml/L发酵液的抑制率达 72 .94 % - 88.5 6 % ;发酵液浸种结果表明 ,发酵液浓度为2 5ml/L - 5 0ml/L对大豆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影响。用浓度为 5 0ml/L的发酵液处理种子 ,播种后9天 ,病株减退率可达 79.8% ,但 12天调查 ,病株减退率仅达 34.4 %。发酵液处理带菌土壤能有效减轻大豆幼苗的发病率 ,5 0ml/L发酵液处理的病株减退率为 76 .3% ,化学农药甲霜灵处理的病株减退率为 84 .0 %。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豆疫霉根腐病 [J].
张国栋 .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03)
[2]   嗜线虫杆菌发酵液对苎麻疫霉的抑制作用 [J].
杨秀芬 ;
杨怀文 ;
简恒 ;
栾显群 .
中国生物防治, 1998, (01) :22-25
[3]   诱发辣椒疫霉菌大量产孢的最佳方法 [J].
常彩涛,王鸣,巩振辉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90-92
[4]   大豆疫霉病菌在中国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苏彦纯 ;
沈崇尧 .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04) :55-61
[5]  
Antibiotics in microbial ecology[J] . Valerie J. Paul,Sally Frautschy,William Fenical,Kenneth H. Nealson.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 198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