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的构造背景特征

被引:14
作者
熊发挥 [1 ,2 ]
杨经绥 [1 ]
李源 [3 ]
刘钊 [4 ]
郭国林 [2 ]
周文达 [5 ]
陈松永 [1 ]
李毅兵 [1 ]
徐向珍 [1 ]
牛晓露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洋岛玄武岩; 洋中脊; 东波蛇绿岩;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3 [岩石产状、结构和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西藏东波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由地幔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岩体的边界出露玄武岩和硅质岩等。地幔橄榄岩中有少量辉石岩和辉长岩的脉岩,宽约1 m,走向北西,与岩体的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各岩相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东波蛇绿岩的岩相存在较大的差异,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地幔橄榄岩中辉石岩、辉长岩脉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相似,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并受后期俯冲流体作用的改造。东波岩体中二辉橄榄岩具有与深海地幔橄榄岩较一致的轻稀土亏损特征,而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岩体形成于MOR环境,后受到SSZ环境的改造。东波蛇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洋中脊叠加洋岛的构造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普兰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蛇绿岩型金刚石分类的提出[J]. 杨经绥,徐向珍,李源,李金阳,巴登珠,戎合,张仲明.岩石学报. 2011(11)
[2]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中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J].
熊发挥 ;
杨经绥 ;
梁凤华 ;
巴登珠 ;
张健 ;
徐向珍 ;
李源 ;
刘钊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223-3238
[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研究 [J].
徐向珍 ;
杨经绥 ;
郭国林 ;
李金阳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179-3196
[4]   西藏吉定蛇绿岩中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 [J].
王冉 ;
夏斌 ;
周国庆 ;
张玉泉 ;
杨之青 ;
李文铅 ;
韦栋梁 ;
钟立峰 ;
徐力峰 .
科学通报 , 2006, (01) :114-117
[5]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王忠恒 ;
王永胜 ;
谢元和 ;
孙忠纲 ;
鲁宗林 ;
曲永贵 ;
李存直 ;
姜雪飞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Z1) :155-162
[6]   中国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王希斌,鲍佩声,戌合 .
岩石学报, 1995, (S1) :24-41
[7]  
中国蛇绿岩[M]. 科学出版社 , 张旗,周国庆著, 2001
[8]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潘桂棠等著, 1997
[9]  
The Indus–Yarlung Zangbo ophiolites from Nanga Parbat to Namche Barwa syntaxes, southern Tibet: First synthesis of petrology,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with incidences on geodynamic reconstructions of Neo-Tethys[J] . R. Hébert,R. Bezard,C. Guilmette,J. Dostal,C.S. Wang,Z.F. Liu.Gondwana Research . 2011 (2)
[10]  
Anorthitic plagioclase and pargasitic amphibole in mantle peridotites from the Yungbwa ophiolite (sou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formed by hydrous melt metasomatism[J] . Chuan-Zhou Liu,Fu-Yuan Wu,Simon A. Wilde,Liang-Jun Yu,Ji-Liang Li.LITHOS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