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碳通量与陆地侵蚀研究

被引:42
作者
高全洲
沈承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河流碳通量,陆地侵蚀,CO2温室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1,P59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河流碳通量系陆地侵蚀产物,它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河流碳通量在数量上远小于全球碳循环的其他环节,但由于与陆地生态系统联系密切,故对它的研究尤为重要。全球每年河流碳通量约为1GtC(109t碳),其中约60%为无机碳、40%为有机碳。溶解态有机碳和颗粒状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另有一部分有机碳来源于河湖中的浮游植物;溶解态无机碳主要源于大气中CO2和碳酸盐;颗粒无机碳主要指未溶解的碳酸盐。亚洲季风区河流对全球河流碳通量具有较大贡献,而对其研究程度较低。河流碳通量研究既可为流域治理提供基础资料,也是进一步了解人为CO2“未知汇”的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