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在地震活动性图象研究中的应用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冯德益
林命週
蒋淳
吴国有
机构
[1] 天津市地震局
[2] 上海市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簇; 模糊数学; 前兆时间; 大震; 时空分布特征; 地震目录; 模糊性数学; 地震活动性图; 地震活动图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从给定地区的地震目录中识别出地震簇。这些地震簇由一系列时空相关的地震组成,每一次强震前都可能有其地震簇出现。两次地震的函数由以下公式来确定:(?)计算出某一地区所有 M≥M0地震相互之间的联系强度,并取一个经验参数λ之后,就可以根据编网原则识别出地震簇。利用地震簇,可以把强震的地震活动性图象识别得更清楚,简单和定量化。此方法曾用于我国大华北及西南地区的地震簇识别与地震活动图象研究。清楚地识别出了13次大震(M≥6.5)的地震簇。研究了它们的时空特性。近似建立了 lg△t,lgL,lgS 与震级 M 间的线性经验关系,此处△t,L,S 分别表示地震簇的前兆时间(持续时间)及其震中分布的最大线度与面积。显然,这些关系式对地震预报研究可能有一定用途。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M]. 科学出版社 , 谢毓寿, 1983
[2]  
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汪培庄 编, 1983
[3]  
模糊数学方法与应用[M]. 地震出版社 , 冯德益等 编著, 1983
[4]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马宗晋 著, 1982
[5]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