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土地相关收入的财政学属性分析——兼论土地出让收入与房地产税并存的理论依据附视频

被引:1
作者
唐在富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 土地收入; 房地产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3 ;
摘要
我国集体所有与国家所有并存的土地公有制,以及建设用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的制度安排,使得政府客观上存在大量的征地、出让行为,由此导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大,在政府土地租、税、费收入三者当中占比高。针对社会上对于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存在重复征收税费等质疑,本文认为,对于土地增值收益要区分其增值属性和投资来源,既要通过税费实现"涨价归公",又保障私人土地投资的合理回报和合法权益。研究认为,推进土地相关税费体系改革,应当明确土地租、税、费三者的财政学属性,处理好土地出让、征收房地产税、土地收费三者的关系,协调好政府土地相关收支行为,通过土地制度与财税体制等协同配套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集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土地经济学[M] 周诚; 著 商务印书馆 2003,
[2]  
土地经济学原理[M] [美]伊利(R·T· Ely);[美]莫尔豪斯(E·W· Morehouse) 著;滕维藻 译 商务印书馆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