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余秀江 [1 ]
王浩 [2 ]
龙彦熹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力; 供需双方; 知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是有悖于经济学常理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存在太大的差距。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就必须从政府、企业及民工三方面着手,尽量缩小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上存在的偏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长沙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J].
廖敏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4) :23-26
[2]   民工短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J].
宣茂前 ;
宋时锐 .
现代经济探讨, 2005, (11) :50-53
[3]   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 [J].
包小忠 .
经济学家, 2005, (04) :55-60
[4]   关于我国“民工荒”与农民工福利待遇的探讨 [J].
张学英 .
南方人口, 2005, (02)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