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逊位与民国初年统治合法性的阙失——兼谈清末民初改制言论中传统因素的作用

被引:17
作者
杨念群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关键词
清帝逊位; 民国; 正统性; 合法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7 [辛亥革命(1901~1911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长期以来,一般论者均以为清帝逊位是辛亥革命的一个尾声和必然结果,基本不具备独立研讨的价值。民国建立以后,清朝所赖以支撑统治的诸多要素也自然会崩解消失,在旧制度的废墟之上,移植于西方的民主宪政制度会自动确立其无可争议的地位。但出乎意料的是,民国肇建之初即发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且一直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统治合法性。本文拟从清朝"正统性"与民国"合法性"之间如何发生对立互动的新视角探讨民国政权建设的成败得失,以及传统因素在民国政治制度建立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50+160 +16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从风潮到传统:辛亥革命与“革命”话语的时代性转折 [J].
王先明 .
学术研究, 2011, (07) :101-111
[3]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 [J].
村田雄二郎 .
广东社会科学, 2004, (05) :121-128
[4]   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 [J].
沈洁 .
史学月刊, 2004, (09) :98-108
[5]  
立宪时刻[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高全喜, 2011
[6]  
经济与社会[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 韦伯 (Weber, 2010
[7]  
清朝的国家认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凤云, 2010
[8]  
近代中国的文化危机[M]. 山东大学出版社 , (美) 周明之, 2009
[9]  
梁巨川遗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梁济, 2008
[10]  
“排满”与民族主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春霞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