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情程度脑瘫患儿的表面肌电图特征初探

被引:11
作者
许晶莉 [1 ]
黄少昂 [1 ]
代早荣 [1 ]
高晶 [2 ]
机构
[1]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
[2]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表面肌电图; 时域; 频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9 [康复医学];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脑瘫患儿的表面肌电图特征。方法:脑瘫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图测试;分为被动活动和最大等长收缩(MIVC)2种状态,测试指标为肌电积分值(iEMG)、中值频率(MF)和协同收缩率(CR)。结果:在被动活动状态下,随着病情程度加重,患儿肱二头肌、腓肠肌iEMG值逐渐增高(P<0.05);在MIVC状态下,随着病情程度加重,各组患儿肌肉iEMG值及MF值逐渐降低,肱三头肌、胫骨前肌CR逐渐增高(均P<0.05)。结论:脑瘫患儿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脑瘫患儿时域、频域指标呈现相应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J].
郑洁皎 ;
胡佑红 ;
俞卓伟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08) :741-742
[2]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 [J].
陈秀洁 ;
李树春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05) :309-309
[3]   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病损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J].
杨坚 ;
张颖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2) :4580-4581
[4]   等速运动中肌氧含量及其表面肌电图中位频率的变化特点 [J].
王国祥 ;
刘殿玉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 :38-40+43
[5]  
康复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南登崑主编, 2004
[6]  
实用瘫痪康复[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燕铁斌,窦祖林主编, 1999
[7]   Mechanomyographic and electromyographic responses of the vastus medialis muscle during isometric and concentric muscle actions [J].
Coburn, JW ;
Housh, TJ ;
Cramer, JT ;
Weir, JP ;
Miller, JM ;
Beck, TW ;
Malek, MH ;
Johnson, GO .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05, 19 (02) :4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