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与中央隆起带盐—泥构造形成的关系及其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意义

被引:8
作者
孙昶旭 [1 ]
崔永刚 [2 ]
罗文生 [3 ]
曲长胜 [3 ]
机构
[1] 北京市学院路号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
[3]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东营三角洲; 盐—泥构造; 生长断裂; 构造坡折带;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体;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6.04.02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三角洲是一个沿东营凹陷长轴方向发育的典型河控三角洲。在裂陷中期到晚期东营凹陷东部和南部发育的众多三角洲中,东营三角洲发育面积最广、时间最长,对古地形和沉积作用的影响最大。精细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钻井资料表明,东营三角洲对中央隆起带特别是梁家楼—现河庄构造带盐—泥构造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构造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把东营三角洲进积过程和盐—泥构造的上拱作用相结合,认为厚度巨大的三角洲进积体是盐—泥构造形成的一个触发因素。由于盐—泥构造的形成、沉积斜坡突然变陡以及三角洲的不断进积,最终重力滑动和底辟运动导致了生长断裂的形成,进而形成了构造坡折带,而且在三角洲前缘形成了滑塌浊积岩体,并形成了与构造坡折带有关的砂体,如低位扇体系。综上所述,三角洲进积体、盐—泥构造和构造坡折带关系模式的建立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67+492+361 +4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样式和成因机制分析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张成 ;
姜涛 .
地学前缘, 2005, (04) :403-409
[2]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 [J].
张德武 ;
冯有良 ;
邱以钢 ;
闵伟 ;
郭玉新 ;
赵乐强 ;
向立宏 .
沉积学报, 2004, (01) :67-72
[3]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J].
李阳 ;
蔡进功 ;
刘建民 .
沉积学报, 2002, (02) :210-216
[4]   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邱桂强 ;
王居峰 ;
张昕 ;
李从先 .
沉积学报, 2001, (04) :569-574
[5]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6]   盐构造与油气圈闭及其综合利用 [J].
戈红星 ;
MartinPAJackson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94-103
[7]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王燮培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