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空间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袁梁 [1 ]
王军 [2 ]
机构
[1] 渭南师范学院人事处
[2]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关键词
地区能源; 能源强度; 空间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0 [数量经济学];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9 ; 020201 ;
摘要
运用莫兰指数考察了地区能源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在能源要素禀赋差距指标和地理邻近矩阵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空间计量权重矩阵。通过Matlab7.0的空间计量工具箱,分别运用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地区间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了空间聚集效应的存在,邻近地区的能源强度确实会对目标地区的能源强度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J].
张军 ;
高远 .
经济研究, 2007, (11) :91-103
[2]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3]   省域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 [J].
苏方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2) :145-153
[4]   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张继红 ;
吴玉鸣 ;
何建坤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1) :83-89
[5]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101-108
[6]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