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高效成藏的内涵及意义

被引:4
作者
赵文智
王红军
王兆云
汪泽成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高效; 成藏; 理论; 气源灶; 接力成气; 源储剩余压力差; 三要素耦合控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效气源灶(包括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型高效气源灶和古油藏裂解型高效气源灶)、高效的成藏过程和优质要素有效组合是天然气高效成藏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了高效气源灶概念与评价方法、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接力成气机理、高效成藏过程的(半)定量评价指标以及三大要素耦合控藏等认识。并依据这三个有效性,评价了我国的高效天然气资源。这些进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对拓展天然气勘探领域,指导高效气藏的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4+191 +1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M].戴金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中国海相石油地质与叠合含油气盆地.[M].赵文智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3]  
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M].戴金星等著;.科学出版社.1997,
[4]  
世界大气田概论.[M].张子枢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5]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张万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6]   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张水昌 ;
王红军 ;
赵长毅 ;
胡国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7
[7]   油气藏形成的三大要素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李晓清 ;
王红军 ;
王兆云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3) :50-58
[8]   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J].
柳广弟 ;
李剑 ;
李景明 ;
朱筱敏 ;
王震亮 ;
王雅星 ;
谢增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1-6
[9]   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及其在拓展勘探领域中的意义 [J].
赵文智 ;
张光亚 ;
王红军 .
石油学报, 2005, (01) :1-7+12
[10]   加强天然气地学研究 勘探更多大气田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