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隆起带新元古代碰撞结束时间:沧水铺砾岩上下层位的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24
作者
张玉芝 [1 ,2 ]
王岳军 [1 ]
范蔚茗 [1 ]
张爱梅 [1 ,2 ]
张菲菲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沧水铺群砾岩; U-Pb年代学; 新元古代碰撞; 冷家溪群; 板溪群; 江南隆起带;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11.01.003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江南雪峰沧水铺地区元古代砾岩及其上下层位的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及相关样品的锆石U-Pb激光和SIMS年代学研究表明,江南雪峰地区新元古代地层自下到上包括冷家溪群、由林家湾组紫红色砾岩、银珠坝组陆相火山岩(或宝林冲组下部火山岩)构成的沧水铺群、及以横路冲组砂砾岩层开始的板溪群。下伏于银珠坝组陆相火山岩并角度不整合上覆于冷家溪群的紫红色砾岩代表了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束,而上覆于该火山岩系并整合于板溪群马底驿组之下的横路冲组砾岩层则代表了板溪裂谷作用的开始。年代学测试表明下伏于林家湾组紫红色砾岩的冷家溪群顶部砂岩中年轻碎屑锆石集中给出了864Ma的年龄峰值,代表了冷家溪群的最大沉积顶界年龄;而上覆于林家湾组紫红色砾岩的银珠坝组火山岩、或称之为宝林冲组下部火山岩、给出了(835±12)Ma的SIMS206Pb/238U加权平均值,上述年龄界定了林家湾组紫红色砾岩的沉积时间在835~864Ma。板溪群马底驿组砂岩给出了764Ma和812Ma的年轻年龄峰值,结合其他资料推测其主体沉积时间应在760~720Ma之间。上述资料表明以往所认为的冷家溪群沉积于中元古代的观点需要重新拟定为新元古代,冷家溪群与银珠坝组或宝林冲组下部之间的角度不整合(835~864Ma),代表了扬子与华夏陆块沿江南隆起带碰撞的结束时间,而扬子周边广泛发育的750~830Ma的岩浆作用是晋宁造山之后的一次大规模板内岩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江南造山带是否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关于华南前寒武纪地质的几个问题
    周金城
    王孝磊
    邱检生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1) : 64 - 72
  • [2] 武当群上部变沉积岩组时代归属问题:单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蔡志勇
    罗洪
    熊小林
    吴德宽
    吴贤亮
    孙三才
    杨军
    [J]. 地层学杂志, 2006, (01) : 60 - 63
  • [3] 江西九岭花岗岩类复式岩基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钟玉芳
    马昌前
    佘振兵
    林广春
    续海金
    王人镜
    杨坤光
    刘强
    [J]. 地球科学, 2005, (06) : 685 - 691
  • [4]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for the Cangshuipu volcanic rock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lower boundary age of the Nanhua strata in South China[J]. WANG Jian1, LI Xianhua2, DUAN Taizhong3, LIU Dunyi4, SONG Biao4, LI Zhongxiong1 & GAO Yonghua5 1. Chengdu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hengdu 610082, China;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3.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Golden, CO 80401-1887, USA (Pres
  • [5] 沧水铺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南华系”底界新证据
    王剑
    李献华
    T.Z.Duan
    刘敦一
    宋彪
    李忠雄
    高永华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6) : 1726 - 1731
  • [6] 桂北中-新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
    周金城
    王孝磊
    邱检生
    高剑锋
    [J]. 岩石学报, 2003, (01) : 9 - 18
  • [7]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前奏
    王剑
    刘宝珺
    潘桂棠
    [J]. 矿物岩石, 2001, (03) : 135 - 145
  • [8]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特征
    李献华
    周汉文
    李正祥
    刘颖
    P.Kinny
    [J]. 地球化学, 2001, (04) : 315 - 322
  • [9] 沧水铺群的演替及其岩石地层学问题──论湖南新元古界底部岩石地层序列
    潘传楚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2) : 217 - 224
  • [10] 桂北元宝山宝坛地区约825Ma镁铁-超镁铁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葛文春
    李献华
    梁细荣
    王汝成
    李正祥
    周汉文
    [J]. 地球化学, 2001, (02) : 123 -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