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与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以河南省巩义市和鄢陵县为例

被引:47
作者
李二玲 [1 ,2 ,3 ]
胥亚男 [2 ]
雍雅君 [2 ]
魏莉霞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 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专业化; 乡村转型; 巩义市; 鄢陵县;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农业转型升级是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主要引擎。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国际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本文以两个不同乡村转型道路的典型县域(工业化转型的巩义市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鄢陵县)为例,利用区位熵、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在乡镇尺度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乡村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乡村农业结构调整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景观再造。主要结论为:(1)基于市场需求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乡村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农产品提质增效倒逼耕地利用方式的现代化转变,并引致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再造。未来中国农业的转型方向将是规模化大宗农业与专业化精细农业并存;(2)无论是乡镇的非农化转型还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均可带来乡镇耕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利用以及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并引致乡村的进一步转型。工业转型县农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县以粮食和特色农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并形成了特色专业村或产业集群;(3)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更加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匹配,空间配置更加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2]   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J].
刘彦随 ;
张紫雯 ;
王介勇 .
地理学报, 2018, 73 (02) :203-218
[3]   快速工业化背景下乡村性时空分异及其演化——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J].
韩冬 ;
乔家君 ;
马玉玲 .
地理研究, 2017, 36 (12) :2405-2418
[4]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5]   近十年中国城乡转型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和展望(英文) [J].
刘彦随 ;
龙花楼 ;
陈玉福 ;
王介勇 ;
李裕瑞 ;
李玉恒 ;
杨园园 ;
周扬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6, 26 (08) :1117-1132
[6]   基于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进展与趋势 [J].
覃建雄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1) (S1) :301-304
[7]   基于SNA的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分析——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鄢陵花木产业集群为例 [J].
史焱文 ;
李二玲 ;
李小建 ;
娄帆 ;
陈晓燕 .
经济地理, 2015, 35 (08) :114-122
[8]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与新型经营主体——河南鄢陵模式探析[J]. 厦门大学"鄢陵土地流转"课题组,贺东航,贺海波.中国农村研究. 2015(01)
[9]   土地整治:中国乡村空间重构的必由之路(英文) [J].
龙花楼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2) :211-225
[10]   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 [J].
李婷婷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4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