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原则、途径与问题
被引:28
作者:
田秀玲
[1
,2
]
倪健
[2
,3
]
机构:
[1] 贵州铜仁学院生物与化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西南山地;
石漠化;
生态修复;
生态移民;
治理工程;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4.006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作为一种土地退化的特殊景观现象,严重制约着西南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程度。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的齐心合力下,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石漠化的总体增长趋势仍未得到基本遏制,治理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尝试将现有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理论、原则和途径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就目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在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治理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治理要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经济与生态兼顾并重、因地制宜、分区域治理、技术与措施的可操作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的石漠化治理实践,人们摸索出了许多成功、有效的治理途径,包括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沼气工程、生态移民、草地畜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然而,石漠化治理过程和治理之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的安置及素质教育,石漠化治理范围的确定,沼气池的管护、维修和改造,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牧场规模的大小、管理人员经济管理意识的培养、养殖技术的提高,"坡改梯"工程的设计、建造及梯坎的改良,"植树造林"项目中物种的选择及造林管林结合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可对长期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2 / 53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