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植被林冠截留特征及模拟

被引:15
作者
陈丽华 [1 ]
张艺 [1 ]
余新晓 [1 ]
史宇 [2 ]
黄枝英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林内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通过生态站定位观测林下穿透雨、树干茎流及林外降雨特征和气候因子,分析影响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引入郁闭度因子改进林冠截留模型模拟以反映动态条件下林冠截留特征.结果表明,(1)各林分林下穿透降雨、林冠截留量均与林外降雨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30min最大雨强及降雨历时显著相关,而与平均降雨强度、两次降雨间隔、前24h降雨量的相关性不高;(3)阔叶林、针叶林林冠截留率逐渐趋于平稳的降雨量级分别为2.1—5mm和5.1—10mm;(4)引入郁闭度参数的林冠截留半经验模型,较原模型精度有所提高,对北京地区的林冠截留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北亚热带次生竹林林冠截留过程研究.[D].张家洋.南京林业大学.2007, 02
[2]  
北京山区主要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分析.[D].史宇.北京林业大学.2011, 10
[3]  
Rainfall interception in a moso bamboo (<Emphasis Type="Italic">Phyllostachys pubescens</Emphasis>) forest.[J].Yuka Onozawa;Masaaki Chiwa;Hikaru Komatsu;Kyoichi Otsuki.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09, 2
[4]  
Estimating sparse forest rainfall interception with an analytical model.[J].J.H.C. Gash;C.R. Lloyd;G. Lachaud.Journal of Hydrology.1995, 1
[5]  
森林生态水文.[M].余新晓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6]   降雨特征及小气候对秦岭油松林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J].
陈书军 ;
陈存根 ;
曹田健 ;
侯琳 ;
李荣华 ;
张硕新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4) :513-521
[7]  
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冠层截留特征.[J].徐丽宏;时忠杰;王彦辉;熊伟;于澎涛;.应用生态学报.2010, 10
[8]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截留对降水的分配效应 [J].
张学龙 ;
罗龙发 ;
敬文茂 ;
王顺利 ;
王荣新 ;
车宗玺 .
山地学报, 2007, (06) :678-683
[9]   华北油松人工林冠层穿透雨空间变异性研究 [J].
战伟庆 ;
张志强 ;
武军 ;
肖金强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3) :26-30+35
[10]   树干茎流研究方法及其述评 [J].
周择福 ;
张光灿 ;
刘霞 ;
薄金燕 ;
李小磊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137-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