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思想的比较

被引:11
作者
郭忠华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劳动分工; 个人自由; 马克思; 涂尔干; 韦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是贯穿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在现代社会的双重展开催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工业革命所催生的现代分工使个人越来越成为机器的附庸,思想启蒙所唤起的人本精神则使个人自由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和政治的目标。如何实现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的协调发展,成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反思和重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秉承这一问题,马克思把劳动分工与生产力、劳动异化和阶级斗争对接在一起,力图通过无产阶级运动来消灭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建立生产力高度发展与职业选择高度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涂尔干把劳动分工与社会团结、社会失范和社会道德对接在一起,力图通过普遍社会道德来克服社会失范,建立个人主义与社会整合相结合的有机团结社会;韦伯则把劳动分工与理性化、袪魅和工具理性支配对接在一起,通过勾勒价值伦理迷失、工具理性支配和诸神之争的社会景象来表明个人自由的灰暗前景。通过对劳动分工的深刻分析,三大思想家展示了个人自由的三种前景:通过消除外部强制来实现个人自由;通过重构个人认知结构来实现个人自由;个人自由的暗淡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8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文化论与制度论的统一——论韦伯学说的思想主题 [J].
郑飞 .
江海学刊, 2011, (04) :75-80
[2]   历史困境与未来挑战: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面临的主要危机 [J].
文军 .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36-41
[3]  
韦伯政治著作选.[M].(德) 韦伯; 著.东方出版社.2009,
[4]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M].(英) 吉登斯 (Giddens;A.)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理性化与官僚化.[M].(德)施路赫特著;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选编;.商务印书馆.2002,
[9]  
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英)尼格尔·多德著;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  
韦伯:法律与价值.[M].[李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