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留守儿童“隐性违法”的伦理治理

被引:2
作者
周灵方
机构
[1]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隐性违法; 伦理治理;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09.02.026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隐性违法"是一个人们未曾关注到的法律隐蔽角落。它具有侵财性、盲目性、偶发性、暴力性、混杂性和易衍化性等特征明显,主要是由农村社会环境的"灰色化"、留守家庭功能的"失常化"以及教育管理层面的"放任化"等因素综合所致,现已成为了一个棘手的社会治理难题。从伦理治理的维度出发,通过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伦理关怀,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从而为预防、控制和减少留守儿童隐性违法行为发生提供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D].谭同学.华中科技大学.2007, 05
[2]  
11岁留守女孩像成人一样杀人的背后..王学进;.http://www.huaxia.com/zt/qt/06-081/764683.html.,
[3]   从留守儿童到乡村“混混” [J].
黄海 .
当代青年研究, 2008, (07) :29-36
[4]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 构建“留守儿童”监护网 [J].
申健强 ;
申利丽 .
教学与管理, 2007, (04)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