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中ER、nm23-H1、c-erbB-2基因的表达及其关系

被引:2
作者
谢永红 [1 ]
林雪平 [2 ]
李继承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2] 嘉兴学院医学院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α/代谢; 绝经前期; 绝经后期; 基因表达; 受体,erbB-2/生物合成;
D O I
10.13267/j.cnki.syzlzz.2007.02.017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ER、nm23-H1和c-erbB-2基因在绝经前(premenopausal)和绝经后(postmenopausal)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ER、nm23-H1和c-erbB-2的表达。结果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ER、nm23-H1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45.8%、50.0%和50.0%,而在绝经后患者中三者的阳性表达率为55.6%、77.8%和58.3%。在绝经后患者中乳腺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随着ER表达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的相关性(P=0.033),而在绝经前患者中两者无关(P=0.229)。在绝经后患者中显示nm23-H1基因的表达与转移呈明显相关(P=0.019),但在绝经前患者中该基因表达与转移无关(P=0.680)。在绝经后患者中ER呈阴性的乳腺癌组织的c-erbB-2表达明显增加,且两者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相关性(P=0.028),然而在绝经前患者中ER与c-erbB-2表达之间并无相关性(P=0.688)。在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中ER、c-erbB-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均没有相关性(分别为P=0.351、P=0.425和P=0.680、P=0.704)。nm23-H1和c-erbB-2两者无论在绝经前还是绝经后患者中都没有呈现统计学上的相关性(P=0.110和P=0.593)。另外,在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中ER、c-erbB-2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患者年龄及病变部位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ER可能只在绝经后而不是在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中才明显地表现出对c-erbB-2表达的抑制作用和对nm23-H1表达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乳腺癌中c-erbB-2、EGF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朱寿田 ;
曹敏 ;
刘庆伟 .
实用肿瘤杂志, 2003, (04) :306-308
[2]   乳腺癌组织nm23-H1和c-erbB-2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J].
巩涛 ;
邢颖 ;
曹文庆 ;
王跃欣 ;
孙靖中 ;
赵焕芬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 (14) :1318-1320
[3]   CD44V6、nm23-H1及ER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J].
彭永红 ;
袁宏银 ;
杨国樑 .
实用肿瘤杂志, 2002, (03) :179-181
[4]   人乳腺癌c-erbB2基因扩增及过度表达的研究 [J].
陈艺华,董敬朋,李春德,陆药丹,张盛 .
中华肿瘤杂志, 1995, (01) :16-19
[5]  
Effect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on the expression of nm23-H1 in human hepatocarcinoma cells[J] . Fei Liu,Hui-Ling Qi,Hui-Li Chen.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