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盐相关构造与有利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22
作者
余一欣 [1 ]
汤良杰 [1 ]
杨文静 [2 ]
陈书平 [1 ]
彭更新 [2 ]
雷刚林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盐相关构造; 膏盐层; 塑性变形; 油气勘探; 库车坳陷;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4.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证实,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西部)和新近系吉迪克组(东部)沉积有较厚的膏盐层。在浮力、重力、沉积差异负载和挤压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盐体发生明显的塑性流动,围绕拜城凹陷呈环带状分布,并在克拉苏构造带和秋里塔格构造带聚集增厚,最厚可达4000m以上。盐体的塑性变形影响了含盐层系和上覆层的构造变形过程,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盐相关构造,主要包括盐枕、盐墙、盐推覆、鱼尾、盐焊接(断层焊接)、盐垛、突发构造和盐撤凹陷等。库车坳陷盐相关构造变形影响了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盐构造运动形成的丰富圈闭可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的空间,断裂可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通道,巨厚的膏盐层还可作为封闭性能良好的盖层。受盐相关构造变形影响,库车坳陷盐下、盐间和盐上存在三种不同的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表明,库车坳陷较为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主要包括有盐下的背斜圈闭、断层遮挡下盘圈闭、地层-岩性圈闭、盐间的构造-地层圈闭和盐上的背斜圈闭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库车坳陷盐构造与相关成藏模式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王清华 ;
杨文静 ;
彭更新 ;
雷刚林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6) :5-9
[2]   受盐层影响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以库车秋立塔克构造带为例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王清华 ;
杨文静 ;
彭更新 ;
雷刚林 .
石油学报, 2005, (04) :1-4+11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胡剑风 ;
刘玉魁 ;
杨明慧 ;
郑多明 ;
刘虎 ;
雷刚林 ;
周厉 .
地质科学, 2004, (04) :580-588
[4]   莺歌海盆地泥-流体底辟构造成因机制与天然气运聚 [J].
张敏强 ;
钟志洪 ;
夏斌 ;
李绪宣 ;
孙珍 ;
王良书 ;
王振峰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2) :118-125
[5]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缘大型盐推覆构造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贾承造 ;
皮学军 ;
陈书平 ;
谢会文 ;
王子煜 .
地质学报, 2004, (01) :17-25+147
[6]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陈书平 ;
汤良杰 ;
贾承造 ;
皮学军 ;
谢会文 .
石油学报, 2004, (01) :30-34+39
[7]   库车坳陷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的构造演化 [J].
张仲培 ;
林伟 ;
王清晨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4) :327-336
[8]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中段第三系盐枕构造 [J].
汤良杰 ;
贾承造 ;
金之钧 ;
皮学军 ;
陈书平 ;
谢会文 .
地质科学, 2003, (03) :281-290
[9]   库车前陆褶皱带盐相关构造样式 [J].
汤良杰 ;
贾承造 ;
皮学军 ;
陈书平 ;
王子煜 ;
谢会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38-46
[10]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褶皱──冲断构造分析 [J].
贾东 ;
卢华夏 ;
蔡东升 ;
陈楚铭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