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

被引:5
作者
罗淑平
李发民
沈锡辉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陕西杨陵 712100
[3]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
[4] 西安 710003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自交系; 种质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1984年~1993年陕西省种植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已基本达到单交种化;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比较集中,省外系和国外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玉米杂交种亲本系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玉米自交系主要采用以窄基为主的选育方式;种质杂交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瑞德黄马牙、兰卡斯特分别和中国的唐山四平头、旅大红骨的杂交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 [J].
吴景锋 .
玉米科学, 1995, (01) :1-5
[2]   杂种优势模式对玉米育种的影响 [J].
王建革 .
玉米科学, 1995, (01) :35-37
[3]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4) :1-9
[4]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