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路径与内在逻辑

被引:3
作者
曲铁华
慈玲玲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村基础教育; 政策变迁; 基本路径; 内在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9.29 [中等教育史]; K258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上承清朝末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下启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在民国风雨动荡的38年中,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民国前期的发轫与渐进、民国中期的发展与改革与民国后期的调整与拓展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并体现出以改革学制系统和重视义务教育为政策制定与选择的根本路径,同时遵循着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框架体系日趋完善,始终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首要战略地位,规范、法治的科学化发展过程,模仿、探索的本土化适应过程共4个方向的政策变迁内在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历史的真相.[M].(美) 阿普尔比 (Appleby;J.) ; (美) 亨特 (Hunt;L.) ; (美) 雅各布 (Jacob;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 [2]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黄书光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 [3]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 [4] 千秋基业.[M].熊贤君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 [5] 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