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HBVDNA、肝纤四项关系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陈培琼 [1 ]
张金珍 [2 ]
田广俊 [1 ]
池晓玲 [1 ]
机构
[1] 广东省中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乙肝e抗原阴性;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转氨酶; HBVDNA; 肝纤维化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08年1月-2009年5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合格研究对象329例,观察其肝功能、HBVDNA、肝纤四项等实验室指标。结果各证型的分布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湿热中阻证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 0.05)。当HBVDNA < 10~4 copies/mL时,湿热中阻证的频数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0.05);而当10~4≤ HBVDNA <10~7 copies/mL时则相反。湿热中阻证三型前胶原(PC Ⅲ)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异常率及瘀血阻络证HA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证(P<0.05);而肝郁脾虚证Ⅳ型胶原(CⅣ)的异常率与湿热中阻证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各证型与转氨酶、HBVDNA、肝纤四项等实验室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变异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J].
肖倩 ;
向晓星 ;
龙爱华 .
江苏中医药, 2008, (04) :22-24
[2]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9年前瞻性研究 [J].
郭芳 ;
马慧 ;
魏来 ;
孙焱 ;
王豪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6, (04) :370-372
[3]   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2例 [J].
石海澄 ;
石凯歌 ;
黄笃高 ;
刘绪银 .
湖南中医杂志, 2005, (02) :49-50
[4]  
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 毛宇湘,杨玉新,王远,薄敬华,蒋国卿,田春梅,苏春芝,陈国会,王再华.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5)
[5]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