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褶皱带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华仁民
朱金初
赵一英
周建平
吴燕玉
陈晓东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5] 不详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重熔型花岗岩,沉积-改造,有色金属矿床,右江褶皱带;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7.02.006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右江褶皱带位于华南褶皱系的南西端,地质构造复杂,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本文对该区有色金属矿床的两个主要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一是与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锡-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又可将其分为锡-铜与银多金属两个亚系列;二是沉积-改造型层控锑矿床成矿系列。本文以个旧、都龙、白牛厂、德保、凤凰山和木利、马雄等矿床为实例,分别讨论了两个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我国沉积改造金属矿床 [J].
廖士范 .
矿床地质, 1996, (03) :38-46
[2]   试论层状铜矿的三种主要成因模式 [J].
华仁民 .
地质论评, 1995, (02) :112-120
[3]   矿床的成矿系列 [J].
陈毓川 .
地学前缘, 1994, (03) :90-94
[4]   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 [J].
任纪舜 .
地质学报, 1990, (04) :275-288
[5]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和成矿作用探讨 [J].
江鑫培 .
云南地质, 1990, (04) :291-307
[6]   云南锑矿地质特征与勘查经验 [J].
俞开基 .
云南地质, 1990, (02) :83-94+2
[7]   右江沉积盆地的性质及演化讨论 [J].
陈洪德 ;
曾允孚 .
岩相古地理, 1990, (01) :28-37
[8]   华南裂陷系的建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J].
杨森楠 .
地球科学, 1989, (01) :29-36
[9]   赣湘桂粤泥盆纪裂陷槽系及其与层控矿床的关系 [J].
李建林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3) :23-31
[10]   个旧锡矿花岗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J].
李家和 .
云南地质, 1985, (04) :32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