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在青海湖入湖河流中的应用

被引:37
作者
张小君 [1 ]
徐中民 [2 ]
宋晓谕 [2 ]
葛劲松 [3 ]
聂学敏 [3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3] 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评价; 指数评价法; 灰色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法; 青海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从众多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选取代表性的指数评价法、灰色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介绍,然后运用这些方法对青海湖入湖河流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经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发现,本次评价研究中单因子评价法过于悲观,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具有不可比性,模糊数学法具有不准确性。四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灰色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最适合该流域的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可以作为其必要的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滦河流域上游地区主要河流水污染特征及评价 [J].
解莹 ;
李叙勇 ;
王慧亮 ;
李文赞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3) :645-653
[2]   供水管网水质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 [J].
童祯恭 ;
方菊 ;
谌贻胜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09) :201-204
[3]   BP神经网络在渭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郭庆春 ;
何振芳 ;
李力 ;
寇立群 .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4) :112-115
[4]   基于物元可拓法和偏好熵权的饮用水源水质评价——以天津市大港区为例 [J].
马禄义 ;
李加军 ;
孙宝年 ;
许学工 ;
杨树元 ;
段晓峰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8) :177-181+190
[5]   在评价微污染水体中均值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和活性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比较 [J].
牟春友 ;
徐坤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3) :104-106
[6]   Web GIS在水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吴秋兰 ;
梁勇 ;
白娟 ;
耿霞 ;
张承明 .
测绘科学, 2008, (02) :172-174
[7]   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评价 [J].
秦昌波 ;
郑丙辉 ;
秦延文 ;
雷坤 ;
于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94-99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方燕 ;
党志良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01) :45-48
[9]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J].
薛巧英 .
环境保护科学, 2004, (04) :64-67
[10]   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与应用分析 [J].
薛巧英 ;
刘建明 .
环境工程, 2004, (01) :6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