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视角——来自空间扩展的新古典索洛增长模型的证据

被引:6
作者
孙向伟 [1 ]
陈斐 [2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
[2]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方法; 面板数据模型; 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收敛;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7.02.00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中,大尺度的观测单元可能会忽略小尺度观测单元间的异质性特征,小尺度观测单元的采用可以改善模型回归系数产生的偏差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采用1992-2010年中国339个地市统计数据,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空间计量面板扩展形式,考察我国五大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和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五大区域普遍存在区域经济收敛,且收敛速率远高于采用传统新古典模型和省级数据的情况;收敛的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的特征不同于其他四大区域,具体表现为其经济增长方式对空间位置关系较为敏感。因此,政策决策者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时应注意改善我国技术和资本转移机制,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时需要区别对待。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区域经济β趋同的空间计量检验 [J].
张可云 ;
王裕瑾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1) :89-96
[2]   西北五省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β收敛与空间计量的检验 [J].
何剑 ;
董春风 ;
董丹丹 .
工业技术经济, 2015, (11) :49-54
[3]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再估计——基于技术溢出的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J].
史学贵 ;
施洁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06) :211-215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 [J].
张健华 ;
王鹏 .
管理世界, 2012, (10) :18-30+187
[5]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74-85+130
[6]   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14-21+69
[7]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 [J].
徐现祥 ;
舒元 .
世界经济, 2005, (01) :47-57
[8]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J].
覃成林 .
人文地理, 2004, (03) :36-40
[9]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
[10]   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 [J].
罗仁福 ;
李小建 ;
覃成林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