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制作

被引:17
作者
刘丽旭
杨于嘉
贾延吉力
汪薇
彭涛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长沙,长沙,长沙,长沙,长沙
关键词
缺氧缺血,脑; 模型,动物; 大鼠,Sprague-Dawley;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21 [];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模型 ,并讨论模型制作中的有关问题。方法 :健康 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18) ,假手术组 (n =8)和HIBD模型组 (n =19) ,采用经典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 ,于 14日龄处死 ,观察HIBD后大鼠体重增长情况 ,左、右脑重比值变化 ,行为能力表现 ,以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HIBD模型组体重增长明显慢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P <0 .0 1)。②HIBD组制成模型后全部发生行为异常改变 ,6 3 .16 %翻身不能 ,89.47%自发或夹尾左旋 ,抽搐占 47.37%。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行为异常表现。③HIBD模型组左 /右脑重比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P <0 .0 1)。④肉眼观察HIBD组左脑萎缩者占 84.2 1%,出现软化灶占 31.5 8%,液化灶 5 2 .6 3 %,形成空洞脑者占 15 .79%;HE染色可见左侧大脑半球神经元损伤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左、右脑无明显异常。结论 :本方法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成功 ,该模型价格相对低廉、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易于制作 ,值得进一步推广。模型制作中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36~ 37℃。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压氧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量效及时效关系 [J].
刘丽旭 ;
杨于嘉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1, (04) :355-358
[2]   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J].
吴婉芳 ;
徐放生 ;
张莉莉 ;
蔡玲玲 ;
林久治 .
新生儿科杂志, 1992, (06) :265-267+288
[3]  
Cooling the asphyxiated brain – ready for clinical trials?[J] . M. Thoresen.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