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江以南地区岩溶地貌特征

被引:7
作者
景才瑞
刘昌茂
机构
[1] 华中师院地理系
关键词
喀斯特高原; 斯洛文尼亚高原; 长江以南; 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发育;
D O I
10.19603/j.cnki.1000-1190.1978.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岩溶(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但多偏重于形态的描述。近来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分化,以岩溶为研究对象的岩溶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部门了,它是处于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起来的边缘科学。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岩溶地貌学; 2.洞穴学; 3.岩溶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6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岩溶(喀斯特)发育规律及其若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J].
卢耀如 ;
杰显义 ;
张上林 ;
赵成樑 ;
刘福灿 .
地质学报, 1973, (01) :121-136+141
[2]   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基本規律的初步研究 [J].
卢耀如 .
地质学报, 1965, (01) :108-129
[3]   中国南部石灰岩地貌类型若干問題 [J].
曾昭璇 .
地质学报, 1964, (01) :119-130
[4]   中国喀斯特研究現状 [J].
谷德振 .
科学通报 , 1961, (11) :1-11
[5]   华南喀斯特峯林区地形类型初步划分 [J].
曾昭璇 ;
程明豪 ;
姚清尹 ;
李孔宏 ;
陈洪禄 .
地理学报, 1960, (01) :45-51+75
[6]   贵洲龙里麻若平台的地形发育 [J].
陈吉馀 .
地理学报, 1954, (02) :229-232
[7]   川黔之间的地形与铁路建设 [J].
沈玉昌 .
地理学报, 1952, (Z1) :136-147
[8]   喀斯特地形之地质环境 [J].
王嘉二 .
地质论评, 1946, (Z1) :39-49+173
[9]   遵义附近之地形 [J].
施雅风 .
地质论评, 1945, (Z2) :113-121+206
[10]  
贵州中部之地形发育[J]. 杨怀仁.地理学报.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