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大鼠内囊出血后H反射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12
作者
李书林
蒋晓江
许志强
严家川
姚国恩
周海鹰
刘娟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2]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
关键词
内囊出血; H反射; 皮层血流量;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内囊出血后H反射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将大鼠动脉血定向注入内囊以建立脑出血模型 ;检测左右侧腓肠肌H反射的变化 ;同时观察大鼠运动功能缺损和皮层血流量的改变情况。结果 大鼠右侧内囊出血后 ,左侧腓肠肌H反射波幅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右侧 (P <0 .0 1) ;左侧H反射的潜伏时明显缩短且明显低于右侧 (P <0 .0 5 ) ;相反 ,右侧H反射的波幅及潜伏时与出血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大鼠左侧肢体出现了明显偏瘫体征。代表肢体的皮层局部血流量在出血后 7d右侧低于左侧。结论大鼠内囊出血可以引起支配对侧肢体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升高、脊髓单突触牵张反射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生长抑素与血肿远隔区边缘叶-海马的损伤机制研究 [J].
蒋晓江 ;
李书林 ;
许志强 ;
严家川 ;
杜全国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08) :502-504
[2]   大鼠后肢肌电图H反射和F波的研究 [J].
熊革 ;
郭铁成 ;
罗永湘 .
中国康复, 1999, (03)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