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28
作者
陈东景
机构
[1] 青岛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强度; 区域差异; 减排潜力;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1.026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我国大陆30个省区2005年度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7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年七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国平均水平为0.2154,东部各省区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比中西部地区各省区的小。然后,分别将我国东、中、西部各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最小数值作为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省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最后,从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改善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浅析
    李雅忠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 (05) : 59 - 61
  • [2] 排污收费制度与污染物减排关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郑佩娜
    陈新庚
    李明光
    周冬柏
    吴军良
    [J]. 生态环境, 2007, (05) : 1376 - 1381
  • [3]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周仲魁
    刘金辉
    [J]. 四川环境, 2007, (02) : 118 - 121
  • [4] 中国东、西部工业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比较[J]. 罗宏,王金南,葛察忠.上海环境科学. 2001(07)
  • [5] 中国东、西部工业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比较[J]. 罗宏,王金南,葛察忠.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7)
  • [6]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6
  • [7] An empirical test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water pollution
    Paudel, KP
    Zapata, H
    Susanto, D
    [J].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05, 31 (03) : 325 - 348
  • [8] Environment,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ALERIA C,Salvatore M.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