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与内皮功能障碍

被引:5
作者
解玉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关键词
内皮功能; KD;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4 [小儿心脏、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正>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于1961年首次发现,随后在许多国家都有病例报导。起初认为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的出疹性热病,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认为:KD是一种微生物毒素以超抗原介导机制所引起的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幼儿高发。KD的主要危险是其心脏并发症。KD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79+183 +1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川崎病流行病学回顾 [J].
王宏伟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 (05) :334-335
[2]   川崎病与血脂代谢 [J].
马廉 ;
冉隆瑞 ;
周太光 ;
廖静莲 ;
文芙英 ;
董文彬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4, (03) :173-174
[3]  
Pathological Study of Postcoronary Arteriti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quelae of Kawasaki Disease and Atherosclerosis[J] . K. Takahashi,T. Oharaseki,S. Naoe.Pediatric Cardiology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