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东盟政治互信:现状、问题与模式选择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遥
机构
:
[1]
厦门大学历史系
来源
:
东南亚研究
|
2014年
/ 04期
关键词
:
中国;
东盟;
政治互信;
美国重返东南亚;
D O I
:
10.19561/j.cnki.sas.2014.04.005
中图分类号
:
D822.33 [];
学科分类号
:
030207 ;
摘要
:
在中国崛起和东亚权力转移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正稳步发展,但近年来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实施给中国—东盟政治互信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变数。中国与东盟应该加强经贸合作,巩固政治互信,中国—东盟政治互信的加强,将为中国进一步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奠定基础,在中日互信关系降到冰点时,这种国际信任尤为重要。中国与东盟应在全面合作中建构新的共同利益,同时正视中国—东盟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因势利导,选择恰当的政治互信关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建立互信,深化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东盟关系——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2011会议综述
[J].
本刊编辑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本刊编辑部
;
农立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农立夫
;
罗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罗梅
;
马金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马金案
.
东南亚纵横,
2011,
(11)
:3
-8
[2]
论东南亚地区秩序
[J].
曹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曹云华
.
东南亚研究,
2011,
(05)
:4
-13
[3]
中国传统的国家间信任思想及其启示
[J].
王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王日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3)
:100
-121+159
[4]
20世纪末以来中、美与东盟的三边互动关系——以权力转移为视角
[J].
陈衍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陈衍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遥
.
当代亚太,
2009,
(06)
:71
-91
[5]
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J]. 鲁道夫·赛维里诺,王玉主.当代亚太. 2008(03)
[6]
新安全观实践:中国的建立信任措施政策及其影响
[J].
陈寒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系广东广州
陈寒溪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
(05)
:33
-38
[7]
论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
[J].
曹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曹云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01)
:66
-71
[8]
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J].
曹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
曹云华
.
东南亚研究,
2003,
(06)
:4
-9
[9]
中国—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步入新时期
[J].
唐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唐国栋
;
贾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贾丹
.
东南亚纵横,
2003,
(01)
:35
-39
[10]
中国同东盟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锡镇
.
当代亚太,
1999,
(02)
:26
-29
←
1
2
→
共 13 条
[1]
建立互信,深化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东盟关系——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2011会议综述
[J].
本刊编辑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本刊编辑部
;
农立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农立夫
;
罗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罗梅
;
马金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马金案
.
东南亚纵横,
2011,
(11)
:3
-8
[2]
论东南亚地区秩序
[J].
曹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曹云华
.
东南亚研究,
2011,
(05)
:4
-13
[3]
中国传统的国家间信任思想及其启示
[J].
王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王日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3)
:100
-121+159
[4]
20世纪末以来中、美与东盟的三边互动关系——以权力转移为视角
[J].
陈衍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陈衍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遥
.
当代亚太,
2009,
(06)
:71
-91
[5]
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J]. 鲁道夫·赛维里诺,王玉主.当代亚太. 2008(03)
[6]
新安全观实践:中国的建立信任措施政策及其影响
[J].
陈寒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系广东广州
陈寒溪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
(05)
:33
-38
[7]
论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
[J].
曹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曹云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01)
:66
-71
[8]
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J].
曹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
曹云华
.
东南亚研究,
2003,
(06)
:4
-9
[9]
中国—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步入新时期
[J].
唐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唐国栋
;
贾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贾丹
.
东南亚纵横,
2003,
(01)
:35
-39
[10]
中国同东盟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锡镇
.
当代亚太,
1999,
(02)
:26
-29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