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从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金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然
机构
:
[1]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个体理性;
公共理性;
构建和谐社会;
D O I
:
10.13660/j.cnki.42-1112/c.007603
中图分类号
: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
0305 ;
030503 ;
摘要
: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不是天然形成的。和谐社会包含着理性的因素,它是对非和谐社会的那种个体非理性贪欲的一种抑制与理性的缓解,它期望全社会走向公共理性,实现互利共赢。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社会和谐与公共性
[J].
郑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杭生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01)
:16
-18
[2]
“和谐社会”释义
[J].
吴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
吴忠民
.
前线,
2005,
(01)
:28
-29
[3]
和谐社会的公法建构
[J].
罗豪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
罗豪才
;
宋功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
宋功德
.
中国法学,
2004,
(06)
:5
-24
[4]
新制度经济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卢现祥主编, 2004
←
1
→
共 4 条
[1]
社会和谐与公共性
[J].
郑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杭生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01)
:16
-18
[2]
“和谐社会”释义
[J].
吴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
吴忠民
.
前线,
2005,
(01)
:28
-29
[3]
和谐社会的公法建构
[J].
罗豪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
罗豪才
;
宋功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
宋功德
.
中国法学,
2004,
(06)
:5
-24
[4]
新制度经济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卢现祥主编, 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