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耕地内中、低产量的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8.1%,生产力低下,是发展农业的沉重包袱。长期来,不同领域讨论农业问题时,对此未能放到应有的位置。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对象和工具,涉及农业的一切研究设想,最终都要由是否提高土地生产力来体现。事实上,农业生产实践中所存在的不同系列的恶性循环,原因都在于土地和对土地的经营。如土地生产力低,则农业生产单位经济薄弱、生活艰苦、文化素质差,科学种田和管理的水平低;如经济薄弱,则农田基本建设差,土地投入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如在水利灌溉方面技术落后,则导致抬升地下水位和土壤盐渍化,而排水工程则由于投资大而不能健全,盐渍化愈烈……;如因限制因素多土地质量不保证,则广种薄收同作物相互争地的冲突愈加明显,在土地利用上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力不从心的矛盾。长期连作的局面总是打不开,轮作及作物合理结构均得不到落实。本文着重从改良中低产地的必要性、中低产地的成因及其限制因素予以阐述,旨在认识改良中低产地的必要性、艰巨性、持久性。必须坚持科学治理,才能提高土地生产力,保证实行各项农业战略决策。